秋季养生应该多吃温补的食物

2025-04-19 20:56:01 来源: 分类:中医养生

现在是秋季秋季和夏季的交叉时节,很多的养生应该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的温差效应,很多体质比较虚弱的多吃的食老年人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就很容易生病,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这个时候注意养生,温补物那么初秋养生妙招有哪些?

古诗有云:“天阶夜色凉如水”,秋季描写的养生应该正式秋季的寒意。在初秋时分,多吃的食夜里开始渐渐变凉,温补物但白天经常还如夏季一样酷日当头,秋季昼夜温差渐渐拉大。养生应该这时候人们更容易着凉,多吃的食也是温补物旧病复发的高峰期,尤其是秋季老人孩子和女性。在初秋时分究竟该如何养生呢,养生应该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初秋养生的多吃的食注意事项。

 

1.中医有“秋宜温”的说法。

在初秋的时候,天气转冷,人们的身体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而发生微妙的改变,新陈代谢会减慢,这个时候的饮食如果过于生冷,会给肠胃造成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为各种肠道疾病埋下隐患。中医认为秋季应当温补,多吃温性的食物,避免寒性和生冷饮食。

2.睡眠调节。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白天燥热,夜里寒凉,入睡时一般不要贪图凉爽,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从脚起”,入睡前可穿上宽松的棉袜防止脚受了凉,多搓手可生热,防止着凉感冒。睡觉时不要蒙头,保持呼吸系统的畅快,多通风,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另外,早睡早起也可以提高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3.民间有俗语说“春捂秋冻”。

意思是在在秋季刚来时不急着添加衣物,让身体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可以提高抗寒能力。但是“春捂秋冻”要因人而异,像老人和孩子,他们的身体承受力较差,在入秋时注意保暖即可。锻炼身体时要以少出汗为宜,避免汗液排出 ,阴气外泄。

4.适合秋季养生的中药。

有别于夏季的湿热,秋季天气比较干燥,脾胃比较敏感,易受影响。所以在秋季 ,药物养生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以温补为主,多食用补气养血的食材。推荐的药物有:女贞子,百合,麦冬,天冬,玉竹,沙参,西洋参,干地黄等。推荐的中成药有:雪蛤参精,人参健脾丸,生脉饮,玉灵膏等。少量服用有养生之效。

秋季是个不安的季节 ,气温变化活跃,人体容易困倦乏力,烦躁不适,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量,科学进补,合理养生。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于秋季的中医养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我们知道中医上讲究的事,预防,将自己的身体调节好了,利用养生的方法将自己的体质增强,无论遇到什么细菌,都不是问题了。

更多资讯请点击:中医养生

热门资讯

如何通过跳舞缓解疲劳?

2025-04-19 19:22656人浏览

食疗调理,预防口腔溃疡

2025-04-19 19:011490人浏览

[旱冬瓜的功效与作用]

2025-04-19 18:311725人浏览

推荐资讯

为何你努力减肥,却只是小了一号的胖子?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会犯这麽一个错误:采用极端措施以至于肌肉都快掉光了,肥肉却没减掉多少。没错,这麽做能够减体重,但结果往往是减了几个月下来收获了一个更「小」的自己:体型变小了,身材却未必得到了改观,

如何通过跳舞缓解疲劳?

跳舞是一种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而且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以下是如何通过跳舞缓解疲劳的一些方法:增加体能和心肺能力跳舞需要不断运动身体,可以增强体能和心肺能力,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提高耐力

养生心法,了解这些误区才能更健康

在养生的过程中,了解和避免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养生心法,帮助您正确认识养生误区,从而更健康地生活。养生不是一蹴而就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有些人可能会急于求成,希望通过一次或几次养